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加坡旅游 > 购物美食 > 狮城美食 > 新加坡的“大餐”和“小吃”

新加坡的“大餐”和“小吃”

: [      ]  

谈及新加坡食文化的源起,有人认为不得不提的是大不列颠殖民开埠者、新加坡首任总督斯坦福·莱佛士爵士(Sir Stamford Raffles)。1822年,致力推动农业的他,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埋下了首批丁香和肉豆蔻的种子——如今福康宁公园内的香料园(Spice Garden),便是依着当年原样重建的。不过,狮城在美食方面的竞争力,却是近年来才逐渐为人所知的。

刚刚出炉的、有亚洲“饮食界奥斯卡”之称的“亚洲50最佳餐馆”成绩揭晓,新加坡总共有8家餐馆入选,作为单一竞争体,数量仅排在日本之后。姑且不论这份榜单的视角如何,入围的餐厅结构非常值得探究,排名第六的Restaurant André连续第二年获选为新加坡最佳餐馆,这是一家开在上个世纪初南洋华人聚集地牛车水的高级法餐厅,总厨江振诚是个地道的台湾人,或许是为了更加彰显异国风情,餐厅从法国移植了一株橄榄树。

餐馆Tippling Club首次上榜拿下了第23名,这是澳大利亚鸡尾酒艺术家马特·巴克斯(Matt Bax)和英国主厨莱恩·克里夫特(Ryan Clift)合开的餐厅。坐落于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的Waku Ghin餐厅是明星厨师Tet-suya Wakuda(久田哲也)在澳大利亚之外开设的首家餐厅,这次再度入选,拿到第7名。Shinji by Kanesaka(第35名)也是一家日本料理餐厅,由两名来自日本东京米其林两星寿司店师傅经营。另外入选的几家,Les Amis做现代高级法国菜,去年获得最值得关注奖的Jaan卖的是古今法式菜肴与地中海风味,Iggy"s 以现代欧陆与亚洲融合菜系为主打,唯一一家中式料理御宝至尊烤鸭店Imperial Treasure Super Peking Duck排在了榜单的第40位。

你完全可以理解这些厨师们对新加坡如此钟爱的原因,亚洲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,高收入中产阶级对西方文化的倾向,多元文化的长期共生,滋养出食物的丰饶土壤,当地人在饮食上的包容以及对于味道无止尽的探求——岛国的风向总是敏感又多变的,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与辣椒蟹和鸡肉饭等新加坡更加驰名的街头小吃形成鲜明对比,他们的餐饮业格局已发生根本性变化。

长久以来,所谓的新加坡风格真是复杂而又模糊。正是因为如此,先来后到的文化积淀模式在这里并非一成不变,无论原生者还是过客,在这里都能找到彼此独立又相互交错发挥的空间。

Wild Rocket餐厅的主厨Willin并不是科班出身,在英国读书时因为太想念新加坡味道而打开烹饪大门,“英国没有地道的新加坡食材,只能找类似品替代。尽管煮出的菜肴看起来不太像新加坡美食,但吃下去,就会发现,这就是新加坡。”

在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次活动上,我见到了厨师梁兆基(Sam Leong),活动在他开在圣淘沙的餐厅里举行,餐厅的名字是Forest,这也是他妻子的英文名。Sam出生于马来西亚,他的启蒙师傅是他的父亲——马来西亚赫赫有名的“鲨鱼翅王”,他有着扎实的传统中餐功夫,却不拘泥于中餐的食材和烹饪方式,创意天马行空。比如做粥,老式的明火靓粥未免枯燥,他会加入藜麦(quinoa),这是南美洲最早的农作物之一,营养丰富,也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超级食品之一(super-food)。往汤里加的还有薏米和鸡汤,配上老虎虾和扇贝,既跟得上时代又味道鲜美。

在他看来,“新加坡是一个奇怪的地方。”他说,“这里几乎不自己生产农作物,但却什么食材都能买得到,应有尽有。这里的食客口味多样,马来人、华人、印度人、西方人等等,汇合起来就叫"新加坡味道"。”

当然,也不免有意见相左的言论。去年美食家蔡澜回到家乡新加坡,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,“新加坡如今美食难寻,看到新加坡的美食就这么一样一样消失掉,像濒临绝种的动物,一种一种地绝迹,很可惜。”在他看来,虾面也好,猪杂汤也好,一切都走样了,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。

高级餐厅、新派料理在新加坡的兴起和发展、充满斗志的厨师们对于改革旧味道的决心,是否真是新加坡市井小食萎靡不振的真正原因未可知。或许这应该放在社会学的大背景中进行讨论,毕竟,同为华人社会,在文化根基更为坚固的香港和台湾,厅堂和市井的繁荣并不会鲁莽冲撞。

新加坡市政管理严格高效,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不同,路上鲜见售卖小吃的零散小贩,如果要吃小吃,就要到政府统一规划的小贩中心里,类似于其他地方的美食大排档,比如牛车水的麦士威路小贩中心,里面有多达100多间各式小食档,都是明火热炒,卫生规格之高倒是不用担心,狮城人一丝不苟的作风真是发挥到了骨子里。可是就是这样的规划,让邻国马来西亚人说起新加坡的小吃,就是一副鄙夷之气,说一句矫情的话,像小吃这种门类的食物,缺少了人声鼎沸和色彩斑斓,只凭着游客的猎奇和当地人的怀古之情,又如何能够不凋敝呢?

更深刻的原因,梁文道一语中的,“简单地讲,这是个个体做着中产梦,集体做着所谓现代梦的地方。对这样的国家而言,早上三、四点起床,五点就对着炉火大汗淋漓地煲汤,然后中午开市,在沿街的档口吆喝卖面的传统小贩,简直就是种过去的梦魇,必除之而后快。蔡生(蔡澜)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,这就说明了新加坡的进步和成功。

文章及图片未注明来源为瑞投咨网,均为转载,如有不适,请联系删除!info@regishome.com

推荐楼盘

最新楼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