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加坡财经 > 专家点评 > 新加坡政府援助无法对症下药? 中小企业需自谋出路

新加坡政府援助无法对症下药? 中小企业需自谋出路

: [      ]  

政府多年来虽然推行了很多援助中小企业的项目,但是这些援助对中小企业而言就犹如大树上的葡萄,看得到却抓不到。在这种情况下,前政务部长曾士生就认为,中小企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,一是继续消极地想办法沟通;第二就是想办法把自己变成大企业。

苏慧娟

新加坡,中小企业向来备受关注,无论是国家领导、基层领袖、还是社会人士都非常关注它们。因为中小企业的一大特色是“取之社会,用之社会”,对于慈善项目都能共襄盛举,所以当哪里需要金钱上的援助,它们都会慷慨解囊 。中小企业因而被定位为代表基层、代表企业精神,是社会上不可或缺的活力。

政府多年来虽然推行了很多援助中小企业的项目,但是中小企业却不见得能从中获利。政府的援助对于它们而言就犹如大树上的葡萄,看得到却抓不到。前政务部长曾士生就认为,中小企业的运作并不容易,虽然付出很多,也支持不少慈善活动,但却无法取得足够的援助。

因为不曾从自己的钱包中掏钱出来创业,所以谦称自己为外行人的曾士生前晚在老板联谊会、科艺私人有限公司及新加坡滨海国际青年商会的邀请下,和与会者探讨“中小型企业怎么走?一个外行人的分享”课题。

企业做大 声音也变大

针对“中小企业实际获得政府的援助并不多”之事,曾士生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政府与中小企业思想层面的不一致。

他说:“中小企业老板最担心的就是现金流动的问题,但是在政府部门办事的公务员却没有这样的烦恼,所以他们无法了解中小企业的困境,导致所推出的一些援助也无法对症下药。其实无论是政府或中小企业都想与对方携手合作,但是却因为出发点的不一样,而适得其反,导致到今天,两者都仍未真正地沟通起来。”

在这种情况下,曾士生指出,中小企业只有两条路可以走,一个是继续消极地想办法沟通;第二就是想办法把自己“做大”,变成是大企业。他说:“很多人都会对中小企业说很多动听的话,但却没有人是真正听到它们的心声的,所以只有把自己变成大企业,更有说话权,那就会有更多的人会听到它们的需要。”

他以银行贷款为例子。银行的车贷款利率是2%,但是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却高达4%至5%,但若是一家大企业,零利率的贷款也不是不无可能的。因此,中小企业应该时时警惕自己说中小型只是一个过渡时期,成为大企业才是最终目标。

中小企业要如何才能越做越大呢?曾士生建议可以找几家中小企业一起合作打入新市场,这也是台湾和香港企业进军中国大陆的时候常用的操作模式。

他认为,新加坡企业有很多不懂却还要装老大的人,所以我国企业应学习港台企业实事求是的经营模式。以合资进入大陆的港台企业为例,港台企业皆以最熟悉该地区的人马首是瞻,而不是以投资额的多寡为准绳,因为能赚钱才是最关键的事项,面子是其次。

当想到扩展,很多人就会考虑上市。但是曾士生认为上市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策略,因为政府对于上市公司的管制是越来越严,上市后的企业很容易陷入动弹不得的状态。

他说:“中国人常说新加坡企业动得慢。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资金不足,动不了;资金充足的上市公司则因层层程序而动得慢,我们就这样损失了很多机遇。”

不宜过度依赖政府援助

新加坡的中小企业能成功是因为新加坡一个自由市场,但是现在的中小企业却希望政府进入市场干预。他认为政府的进场不一定是好事,因为他们要顾全大局,推行的政策不一定尽如人意。

国人过于依赖政府,无论是企业、慈善团体或者是艺术组织都希望政府能来参一脚。政府以公平原则所推出的政策却不一定能实际地帮助到企业,所以曾士生呼吁中小企业要有独立精神,在现有的市场中,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以拓展业务。 

文章及图片未注明来源为瑞投咨网,均为转载,如有不适,请联系删除!info@regishome.com

推荐楼盘

最新楼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