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加坡财经 > 专家点评 > 分析师:新加坡建筑业料出现整合期

分析师:新加坡建筑业料出现整合期

: [      ]  

新加坡建筑业接下来的项目源源不断,但受人力紧缩冲击的新加坡建筑公司似乎却消受不起,前有外国公司的竞争,后有经商成本的上涨,业者不得不采取提高生产力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。

与此同时,业者也开始为建筑业的转型做好准备,预料这个行业将出现一些合并与整合,一些较小型的建筑公司或许会被淘汰。

新加坡建筑商公会会长何玉荣博士受访时指出,外劳政策的突然收紧确实给建筑业者带来了挑战,去年7月开始,外劳政策全年生效,人力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。

他说:“从2010年开始,每个项目的外劳固打(quota)几乎减半。这对薪金造成了上涨的压力。由于缺少工人,建筑项目竣工日期延迟了。”

与此同时,新加坡厂房和仓库的租金也在上涨,更是推高了建筑业者的整体商业成本。

不过,何玉荣说:“业内一些比较大的业者已经开始购买更多的设备,采取提升生产力的措施。但是这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效果,我相信,建筑业者的这些努力在长期内会取得成果。”

联昌国际分析师宋生文则认为,建筑业目前的转型之路不简单。他说:“建筑业的项目工程不少,但市场上的小型业者是不是太多了?”

他说:“建筑业的调整期是痛苦的,必定会有所‘伤亡’。”他预计,接下来建筑业可能会出现一些合并与整合,一些无法跟上科技发展节奏的小型业者会遭淘汰。

此外,这也势必影响我国一些建筑项目的进程,这都是调整期内的短痛。

裕廊湖一带的重新发展、地铁网络以及新马高速铁路的发展,意味着接下来新加坡建筑公司应该不愁没饭吃。建设局(BCA)预计,今年我国的建筑需求介于310亿元至380亿元,接下来两年每年的需求预计介于250亿元至340亿元。

新加坡建筑业“粥多僧少”

然而,另一方面,黄廷方综合医院因为承包商材料人手短缺延迟半年竣工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加坡建筑业目前“粥多、但新加坡僧没胃口消化”的情况。

建筑行业的生产力最近也成为关注的焦点。根据贸工部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,建筑业的人力生产力已经连续八个季度同比下滑。

而新加坡商务信贷资料中心(Singapore Commercial Credit Bureau)最近公布的数据则显示,建筑业公司是各行业中拖延付款比率最高的。建筑业的延迟付款比率连续两个季度居首,第二季的延迟付款比率攀升3.78个百分点,达到了51.44%。

这些数据似乎给建筑业描画了一幅“困难重重”的景象,业者必须通过各种措施来应对这个行业所面对的挑战。

宋生文说,我国建筑业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依靠低成本的外劳,因为对于建筑公司而言,这是最便捷的途径,这让许多建筑公司老板赚到了第一桶金。

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,如韩国和日本,我国建筑业在机械化和自动化方面确实有差距,新加坡公司仍然分配工人在路上指挥交通,诸如此类的工作都可以让机器去做,让工人借助科技提升效率,做价值更高的工作。

新加坡建筑公司已经采用预制技术(pre-fabrication)来降低对人力的依赖,不少公司在海外成本较低的地点设立预制工厂。例如,长成控股(Tiong Seng Holdings)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和缅甸设立了预制工厂,结构钢铁业者荣南控股(Yongnam Holdings)和TTJ控股也在马来西亚拥有这类工厂。

宋生文指出,随着建筑业逐渐利用科技提升生产力和薪金,也能转变行业的形象,吸引更多新加坡人加入这一行。

建筑材料成本低 业者避开双重打击

他还表示,好在目前的建筑材料成本处于低水平,建筑公司至少没有受到人力和材料高价格的双重打击。

新加坡建筑商兼房地产发展商长益集团(TA Corporation)首席执行总监梁添文受访时表示,虽然建筑公司纷纷采用科技来减轻对外劳的依赖,但建筑业本身就是个人力密集的行业,不是什么都可以机械化。

而且预制技术不适合所有的项目,建筑商位于整个食物链的最后一环,往往受项目设计的限制。

梁添文说,人力成本的上涨有时让业者不得不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。

我国是个开放的经济体,蓬勃的基建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吸引了许多外国业者到来,让新加坡业者面临更激烈的竞争。

星展唯高达(DBS Vickers)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汤申地铁线的22项合同中,新加坡公司只争取到六项,而且新加坡公司的平均合同价值,低于所有合同的平均值。

由于人力的短缺,政府预计会逐步推出建筑项目招标,手头上缺乏项目的公司可能会出价偏低。

成本超支导致项目延迟

何玉荣也观察到,一些业者在竞标项目时,纷纷压低价格来争取项目,结果造成项目的成本超支,从而导致项目延迟,业者的利润受压。他呼吁业者在投标时做好功课,把所有成本都计算在内。

不过,他认为外国业者的参与并没有排挤新加坡公司,一些外国公司在项目和质量管理方面经验丰富,科技先进,有助于推动新加坡建筑业的发展。

面临挑战的建筑业公司除了提升生产力,也开始寻求其他收入来源。

多年前,建筑公司流行进军房地产发展,但随着新加坡房地产市场的降温,建筑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区域项目管理、工人宿舍以及其他工业领域。

例如,长益集团在泰国、柬埔寨和缅甸寻求房地产开发和项目管理的机会,并进军润滑油产品分销以及客工宿舍等收益较稳定的行业。

集团在考虑增强建筑业务的能力,进军医院建筑和商业建筑升级领域。

梁添文说,新加坡有不少办公楼“上年纪”了,业主可能选择为这些建筑升级,而不是重建。

联明集团(Lian Beng)则联手金成兴控股(KSH)和喜敦控股(Heeton)投资澳大利亚房地产项目,与经营工人宿舍的胜捷企业(Centurion)合作发展宿舍,并入股后者。此外,联明也进军建材领域,设立花岗岩碎石厂和沥青厂。

文章及图片未注明来源为瑞投咨网,均为转载,如有不适,请联系删除!info@regishome.com

相关文章

推荐楼盘

最新楼盘